2012年护士资格考试辅导资料+试题练习:胆道蛔虫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七节 胆道蛔虫病病人的护理
胆道蛔虫病指肠道蛔虫上行钻入胆道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多见于青少年和儿童。
一、病因
蛔虫是肠道内寄生虫,寄生在人体小肠中下段内,当寄生环境发生变化时,如肠道功能紊乱、饥饿、高热、胃酸降低和驱虫不当时,喜爱钻孔习性的蛔虫可上达胃、十二指肠内,再加上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蛔虫即可钻入胆道引起症状。
二、临床表现
本病的特点是剧烈的腹部绞痛与不相称的轻微腹部体征,即症状与体征不符。
1.症状 突发性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发作时辗转不安,呻吟不止,大汗淋漓,可伴有恶心、呕吐或呕吐蛔虫。疼痛可突然缓解,间歇期宛如正常人。合并胆道感染时,出现胆管炎症状,严重者表现为重症型胆管炎。
2.体征 剑突下或偏右有轻度深压痛。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2.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是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可见蛔虫体。ERCP亦可用于检查胆总管下端的蛔虫。
3.胃、十二指肠液和粪便中可查到蛔虫卵。
四、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解痉、镇痛、利胆、驱虫、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失调。绝大多数病人可用非手术疗法治愈,仅在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解痉镇痛:疼痛发作时,可遵医嘱注射阿托品、山莨菪碱(654-2)等胆碱能阻滞剂,必要时可注射哌替啶。
(2)利胆驱虫:发作时可服用利胆排蛔虫的中药(如乌梅汤)和33%硫酸镁。氧气驱虫对镇痛和驱虫均有效。驱虫最好在症状缓解期进行,选用左旋咪唑等。
(3)控制感染:采用氨基糖苷类和甲硝唑等抗菌药物。
(4)ERCP:通过ERCP观察,如蛔虫有部分留在胆道外,可用取石钳将虫体取出。
2.手术治疗 手术切开胆总管探查、取虫和引流。胆囊炎多为继发的,一般无需手术切除。应注意手术中和手术后驱虫治疗,防止胆道蛔虫病复发。
五、护理问题
1.疼痛 与蛔虫刺激导致0ddi括约肌痉挛有关
2.知识缺乏 缺乏饮食卫生保健知识
六、护理措施
1.减轻或控制疼痛 根据疼痛的程度,采取非药物或药物的方法止痛。
(1)卧床休息:协助病人卧床休息和采取舒适体位,指导病人进行有节律的深呼吸,达到放松和减轻疼痛的目的。
(2)解痉止痛:遵医嘱通过口服或注射等方式给予解痉或止痛药,以缓解疼痛。
2.健康教育
3.对症处理 如病人有呕吐,应做好呕吐护理,大量出汗时应及时协助病人更衣。手术者按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
七、健康教育
(1)养成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不喝生水,蔬菜要洗净煮熟,水果应洗净或削皮后吃,饭前便后要洗手。
(2)正确服用驱虫药:应于清晨空腹或晚上睡前服用,服药后注意观察大便中是否有蛔虫卵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