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考试动态 护士考试 | 药学考试 | 医学技术考试 | 执业医师考试 | 主治医师考试 | 高级职称考试 | 执业药师考试 | 医院考试 | 医院招聘 | 考试宝典
搜索

各地
动态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贵州 黑龙江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南 湖北 广东 海南 四川 云南 内蒙古 广西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西藏 新疆 全国

2012年护士资格考试辅导资料+试题练习:生长发育

时间:2012-05-17 11:36 来源: 作者: kary 点击:

  2012年护士资格考试辅导资料+试题练习:生长发育

第三节 生长发育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预防保健及疾病治疗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科。根据小儿各年龄阶段的体格、智力发育和心理行为特点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遵循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最大限度地降低小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保障和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成长。
 
  一、分期
  根据小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小儿年龄
划分为以下7个时期
  (一)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称为胎儿期,约40周。此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完全依靠母体生存,因此孕母的健康、营养、情绪等状况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重大影响。
  (二)新生儿期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称为新生儿期。按年龄划分,新生儿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内,但由于此期小儿在生长发育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故将婴儿期中的这一特殊时期单列为新生儿期。此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由于其生理功能及适应能力尚不完善,易发生窒息、感染等疾病,死亡率较高
  
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天,称围生期(又称围产期)。
  (三)婴儿期
  
自出生到满1周岁之前称为婴儿期。此期为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对热量、营养素、蛋白质的需求量相对较高,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尚不成熟,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及营养不良。同时,婴儿体内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减少,自身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易患感染性疾病。
  (四)幼儿期
  
自1周岁后到满3周岁前称为幼儿期。此期小儿生长发育速度减慢,但智能发育较前突出,语言、思维和社会适应性的发育日渐增强,自主性和独立性表现不断发展,但对自身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自身防护能力较弱,加之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和性格行为的偏离,此期应加强防护,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五)学龄前期
  
自3岁后到6~7岁入小学前称为学龄前期。此期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处于稳步增长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日趋完善,智能发育更加迅速,自我观念开始形成,好奇多问,模仿性强。此期应培养小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能力,为入学作好准备。
  (六)学龄期
  
自入小学前(6~7岁)到青春期前为学龄期。此期体格生长发育相对缓慢,智能发育更加趋于成熟,除生殖系统外,各系统器官的发育接近成人。此期求知欲强,综合、理解、分析能力逐步提高。是接受系统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时期。但要注意安排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分的营养和休息。
  (七)青春期
  
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称青春期。女孩青春期开始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青春期年龄范围,女孩从11~12岁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到18~20岁为青春期。此期小儿的①生长发育再次加速;②在性激素作用下,生殖系统的发育渐趋成熟,第二性征逐渐明显,男性肩宽、肌肉发达、声音变粗、长出胡须;女性骨盆变宽、脂肪丰满;到青春末期,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发生遗精。③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不稳定,易出现生理、心理和行为问题。④该期以成熟的认知能力、自我认同感的建立为显著特征。
  
  二、儿科特点
  (一)解剖特点
  随着体格生长发育的进展,小儿
身体不断变化,如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等的增长,身体各部分比例的改变等。因此,护理人员应遵循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规律,正确对待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殊现象,以正确鉴别正常与病态现象。
  (二)生理特点
  小儿年龄越小,生长越快,所需营养物质和液体总量相对比成人越高。不同年龄小儿的
生理、生化正常值各不相同,心率、呼吸、血压、血清和其他体液的生化检验值等随年龄的变化而改变。
  (三)病理特点
  小儿
病理变化、疾病种类及临床表现往往与年龄有关,对于同一致病因素,小儿与成人,甚至不同年龄小儿的病理反应和疾病过程会有相当大的差异。如婴幼儿易患支气管肺炎,而青少年和成人多见大叶性肺炎;维生素D缺乏时婴儿易患佝偻病,而成人则表现为骨软化症。新生儿及体弱儿患严重感染性疾病时,常表现为各种反应低下,如体温不升、拒乳、外周血白细胞不增高或降低等。
  (四)免疫与预防
  出生后6个月内,因从母体获得特异性抗体IgG,暂时形成被动免疫,而很少感染麻疹等传染病。但母体
IgM不能通过胎盘,故小儿易患革兰阴性细菌感染。SIgA水平也较低,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同时,小儿皮肤、黏膜娇嫩,淋巴系统发育不成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也都不如成人健全,因此,护理中应注意消毒隔离以预防感染。
  (五)疾病预后
  小儿患病时起病急,变化快,病情转归有正、反两方面倾向。从正面而言,如诊治及时、有效,护理恰当,疾病往往迅速好转恢复。由于小儿修复和再生功能旺盛,后遗症一般较成人少。但从反面而言,小儿病情危重情况下,可能在未见明显临床症状时即发生死亡。
  (六)心理行为
  小儿时期是心理行为发育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小儿身心未成熟,依赖性较强,较不能合作,同时,小儿心理、行为发育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因此护理中应以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行为发育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小儿身心健康成长,提高人口素质。
  
  三、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一)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性过程,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速度不同,具有阶段性。生后6个月内生长最快,尤其是头3个月,出现生后
第一个生长高峰,后半年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至青春期生长发育速度又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二)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
  各系统的发育快慢不同。
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发育先慢后快;淋巴系统则先快而后回缩;年幼时皮下脂肪发育较发达;肌肉组织到学龄期才发育加速,心、肝、肾等系统的增长,基本与体格增长保持平衡。
  (三)生长发育的顺序性
  小儿一般生长发育遵循
由上到下、由近至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如出生后运动发育的规律是: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自上到下);从臂到手,从腿到脚的活动(由近及远);手拿物品先会用拳掌握持,以后发展到能用手指端摘取(从粗到细);先会画直线,进而能画圆、画人(由简单到复杂);先学会观看和感觉事物,认识事物,再发展到记忆、思维、分析、判断(由低级到高级)。
  (四)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
  生长发育虽按一定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由于遗传、性别、环境、教养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体格上的差异一般随年龄增长而越来越显著,到
青春期差异更明显。
  (五)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影小儿生长发育的两个最基本因素。遗传决定了机体生长发育的潜力,这个潜力又受到环境因素的作用和调节,两方面相互作用,决定了每个小儿的生长发育水平。
  1.
遗传因素 小儿的生长发育受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同种族、家族、性别间的差异影响着人的皮肤颜色、面型特征、身材高矮、性成熟的早晚及对疾病的易感性等。
  2.
环境因素
  (1)孕母情况:胎儿在宫内发育受孕母生活环境、营养、情绪、疾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2)营养充足和合理是小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是保证小儿健康成长极为重要的因素,年龄越小受营养因素的影响越大。长期营养不足会导致体格发育的迟滞,包括体重下降、身高不增,以及器官功能低下,影响智力、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3)生活环境:小儿的生活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环境,还包括家庭的经济、社会、文化状况等。良好的居住环境、卫生条件能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反之,将有不良影响。
  (4)疾病和药物:疾病对小儿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急性感染常使体重减轻,慢性疾病还影响其身高和体重的增长;
内分泌疾病常引起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使小儿生长迟缓。药物也可影响生长发育,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身高增长、速度减慢,尤其是在生长的关键期对成长易造成永久性的影响。
  
  四、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
  (一)体重
  为各器官、组织和体液的总重量,是小儿体格生长的代表,是
营养情况的重要指标。临床给药、输液、热量的给予常依据体重计算。
  新生儿
出生体重平均为3kg。出生后第1个月增加1~1.5kg,3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6kg)1周岁时增至出生时的3倍(9kg);2岁时增至出生时体重的4倍(12kg)。2岁以后到12岁前体重稳步增长,平均每年增长2kg,推算公式如下:
  
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kg)
  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
  2~12岁:体重(kg)=年龄×2+8(kg)
  (二)身长(高)
  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全身长度,反映骨骼生长。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婴儿期和青春期是两个增长高峰。新生儿
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1周岁时达到75cm;2周岁时达到87cm。2~12岁可按下列公式推算:
  
身长(cm)=年龄(岁)×7+75(cm)
  测量方法:3岁以下测卧位身长,脱去其鞋、帽、袜,穿单衣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上。扶正头,头顶轻触头板,小儿面朝上。测量者位于右侧,使小儿双膝伸直,移动足板触及足跟,读数并记录,精确到0.1cm。
  
3岁以上测身高,取立正姿势,双眼平视正前方;胸部稍挺起,腹部微向后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脚跟、臀尖和两肩胛间三点同时接触立柱。测量者将底板轻轻移下,与颅顶点接触,读数并记录,精确到0.1cm。
  (三)坐高
  坐高指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出生时坐高为身高的67%,以后下肢增长比躯干快,6岁时为55%。此百分数显示了上、下部比例的改变,比坐高绝对值更有意义。
  测量方法:适用于3岁以上小儿。取坐位,两大腿伸直,与躯干成直角。注意坐凳高度,如腿悬空,可在脚下垫木板,使腿的伸直面与地面平行。小儿坐直,双眼平视前方,臀部紧靠立柱,双肩自然下垂。读数精确至0.1cm。
  (四)头围
  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其
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出生时平均为33~34cm,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15岁时54~58cm(接近成人)。
  测量方法:测量者立于前右方,用软尺从头右侧眉弓上缘,经枕骨粗隆从左侧居弓上缘绕回零点,软尺应紧贴皮肤,左右对称。软尺刻度应精确到0.1cm。
  (五)胸围
  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为胸围。胸围
反映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程度。出生时平均为32cm,比头围小1~2cm。1岁时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约46cm,1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至青春期前其差数(cm)约等于小儿年龄数减1。
  (六)腹围
  平脐(小婴儿以剑突与脐之间的中点)水平绕腹一周的长度为腹围。2岁前腹围与胸围大约相等,2岁后腹围较胸围小。患腹部疾病如有腹水时需测量腹围。
  (七)上臂围
  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称上臂围,代表上臂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水平以
评估小儿营养状况。生后第一年内尤其前半年上臂围增长迅速。1~5岁间增长缓慢。可通过测量上臂围以普查小于5岁小儿的营养状况。评估标准为:上臂围>13.5cm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
  (八)牙齿
  人的一生有乳牙20颗、恒牙(28~32颗)两副牙齿。生后
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约于2岁~2岁半乳牙出齐。2岁内乳牙数目为月龄减4~6。6岁左右萌出第1颗恒牙,12岁萌出第2颗恒磨牙,17~18岁萌出第3颗恒磨牙(智齿)。
  (九)囟门
  婴儿出生时
前囟约为1.5~2.Ocm,1~1.5岁时闭合前囟过小或早闭见于小头畸形前囟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前囟饱满常提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瘤、脑出血等疾病,而前囟凹陷则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后囟出生时很小或闭合,最迟生后6~8周闭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考试宝典题库
了解考试宝典
关于考试宝典 考试宝典注册码购买方式 联系方式 考试宝典注册方法 常见问题解答 TAG标签  网站地图  2014年卫生资格考试
Copyright © 20009-2013 网一考试宝典 湘ICP备07000571号
考试宝典全国服务热线:4000-878-736,考试宝典客服QQ:176581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