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护士资格考试辅导资料+试题练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第五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由于人体短期内吸入过量一氧化碳可导致全身组织缺氧,最终发生脑水肿和中毒性脑病。
一、病因
病因:生活性中毒--如家庭室内使用煤炉取暖。
煤气加热淋浴器因通风不良均可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中毒机制:
1.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血液,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
2.HbC0不能携氧,导致组织和细胞的缺氧。
3.CO中毒时,脑、心对缺氧最敏感,最先受损害。
二、临床表现
(一)轻度中毒
出现搏动性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无力嗜睡、心悸、意识模糊等。
血液HbCO浓度可在10%~20%.
此时若及时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可较快消失。
(二)中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常出现神志不清多为浅昏迷,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脉快、多汗。
血液中HbCO浓度30%~40%.
如能及时脱离中毒环境,积极抢救,多在数小时后清醒。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三)重度中毒
病人出现深昏迷、抽搐、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全身大汗、血压下降。
最后因脑水肿,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血液HbCO浓度可高于50%.
(四)迟发性脑病(神经精神后发症)
急性CO中毒病人在清醒后,经过约2~60天的“假愈期”,可出现下列一种临床表现:
1.精神意识障碍 出现幻视、幻听、忧郁、烦躁等精神异常,少数可发展为痴呆。
2.去大脑皮质状态:失语、失明或继发性癫痫。
3.帕金森综合征、肢体瘫痪、癫痫、周围神经病变。
三、辅助检查
1.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测定。 轻度中毒: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10%~20%.
中度中毒: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30%~40%.
重度中毒:为50%以上。
2.脑电图检查 可见缺氧性脑病的波形。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测定是对确诊有价值的指标。
四、治疗原则
(一)立即脱离中毒环境
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纠正缺氧:氧疗是治疗CO中毒最有效的方法。
1.鼻导管高流量氧疗:8~10L/min
2.高压氧舱:治疗能增加血液中物理溶解氧,供组织细胞利用,加速HbCO的解离
(三)对症治疗
1.控制高热
高热及抽搐--采用物理降温,头部用冰帽
体表用冰袋使体温保持在32℃左右,低温可降低脑代谢,增加脑对缺氧的耐受性
2.治疗脑水肿 常用脱水、利尿剂等。
3.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 常用三磷腺苷、细胞色素C、辅酶A和大剂量维生素C、B等。
4.防治并发症及迟发性脑病
五、护理问题
1.头痛:与一氧化碳中毒引起脑缺氧有关。
2.急性意识障碍:昏迷 与一氧化碳中毒有关。
3.潜在并发症:迟发性脑病。
4.知识缺乏:缺乏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
六、护理措施
1.观察:
2.吸氧:迅速用鼻导管吸氧
高浓度氧(60%)
流量8~10L/min,
有条件可用高压氧舱治疗。
呼吸停止者应做人工呼吸,必要时做气管切开。
3.高热护理:
4.保持呼吸道通畅
5.药物护理
6.恢复期病人的护理
七、健康教育
1.家庭用火炉、煤炉要安装烟筒或排风扇,定期开窗通风。
2.厂矿应加强劳动防护措施。
3.在可能产生CO的场所停留,若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先兆,应立即离开。
4.进入高浓度CO环境内执行紧急任务时,应注意戴好防毒面具及系好安全带。
例题
1.一氧化碳中毒的首要抢救措施是
A.防治脑水肿
B.撤离现场
C.应用脱水剂
D.高压氧疗法
E.防治并发症
『正确答案』B
2.一氧化碳中毒时特异性表现为
A.皮肤呈青铜色
B.口唇呈樱桃红色
C.皮肤发绀
D.皮肤黄染
E.皮肤苍白
『正确答案』B
3.女,24岁,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被送人医院,你认为最妥当的用氧原则是
A.高压氧治疗
B.高流量间断吸氧
C.低流量间断吸氧
D.高流量持续吸氧
E.低流量持续吸氧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