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贵州 | 黑龙江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南 | 湖北 | 广东 | 海南 | 四川 | 云南 | 内蒙古 | 广西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西藏 | 新疆 | 全国 |
21。 患者,男,78岁,有高血压病史20年。数天前出现口角偏左,右侧鼓腮不能,右侧鼻唇沟浅,双侧闭眼、皱额正常,病变位于
A。 右侧面神经
B。 左侧面神经
C。 右侧皮质脑干束
D。 左侧皮质脑干束
E。 双侧皮质脑干束
答案:D;右侧中枢性面瘫,定位于左侧皮质脑干束。
22。 肱三头肌反射的反射中枢在
A。 颈髓2~
B。 颈髓3~
C。 颈髓5~
D。 颈髓6~
E。 颈髓8~胸髓
答案:D;肱三头肌反射反射弧的髓节部位位于颈髓6~7。
23。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主要机制是
A。 脑内动脉外膜不发达,管壁较薄,易致破裂
B。 动脉硬化内膜粗糙,形成内膜溃疡,在高血压作用下而血管破裂
C。 在高血压基础上,合并脑内动静脉畸形,易出血
D。 高血压可使小动脉硬化,玻璃样变,形成微动脉瘤导致破裂
E。 实质上是脑内静脉循环障碍和静脉破裂
答案:D;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内小动脉硬化,玻璃样变,形成微动脉瘤,血压骤升时导致微动脉瘤破裂出血。
24。 对周期性瘫痪发作期的病人,下述哪项治疗是最佳的
A。 针对低血钾,口服氯化钾
B。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C。 高糖饮食
D。 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E。 口服双氢克尿噻
答案:A;周期性瘫痪病人出现血钾过低,一般需要口服氯化钾治疗,严重病人可以考虑静脉点滴。
25。 对脑动脉瘤破裂预后的估计,最重要的是
A。 意识障碍的程度
B。 血压上升的程度
C。 脑动脉瘤的大小
D。 偏瘫的有无
E。 脑动脉瘤的多少
答案:A;对脑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估计,最重要的是意识障碍的程度。
26。 癫痫样波包括下列几项,但除外其中的
A。 棘波
B。 尖波
C。 棘慢综合波
D。 慢波
E。 多棘慢综合波
答案:D;癫痫样波包括棘波、尖波、棘慢综合波、多棘慢综合波。
27。 大脑前动脉阻塞时出现小便失禁,是由于损害了
A。 额极
B。 旁中央小叶
C。 胼胝体前4/
D。 扣带回
E。 额叶底部
答案:B;大脑前动脉供用大脑半球的内侧面,包括旁中央小叶,旁中央小叶管理小腿的感觉、运动和排尿功能。
28。 女性,60岁,早晨起床时发现右上下肢麻木,但可以自行上厕所,回到卧室因右下肢无力摔倒。检查:神志清楚,右侧轻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蛛网膜下腔出血
B。 脑血栓形成
C。 脑出血
D。 脑栓塞
E。 脑挫裂伤
答案:B;安静状态下逐渐发病,提示脑血栓形成。脑出血一般在活动中发病,而脑栓塞发病更快。
29。 (共用题干)女性,60岁,因突然意识不清1小时送急诊。头颅CT显示右侧大脑半球3cm×3cm×6cm高密度影
(1)最可能的诊断为
A。 昏厥
B。 高血压脑病
C。 脑栓塞
D。 脑血栓形成
E。 脑出血
答案:E;急性发病,头颅CT显示高密度影,可以诊断脑出血。
(2)此病人最重要的治疗环节是
A。 立即进行康复治疗
B。 立即使血压下降至正常
C。 立即使用脱水剂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D。 用镇静药,防止癫痫发作
E。 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答案:
30。 女,56岁,视物成双、口角歪斜伴双下肢活动不灵8小时来急诊。体检:神清,体温正常,血压正常。瞳孔等大。双眼向上、向下运动均不受限。双侧面瘫。不能伸舌。双上肢肌力2级,双下肢肌力0~1级。感觉障碍不明显。无颈强直。外院脑CT检查未见异常,应考虑
A。 Weber综合征
B。 Getstmann综合征
C。 Millard-Gubler综合征
D。 Wallenberg综合征
E。 闭锁综合征
答案:E
31。 女,40岁,突然出现剧烈头痛、项枕部痛和呕吐8小时,不发热。无高血压病史。体检:神清,血压轻度增高。右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右上睑下垂,眼球向上、向下、向内运动不能。颈强直,Kernig征(+)。脑CT示脑正中裂、大脑外侧裂和基底池呈高密度影,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脑实质出血
B。 脑膜癌病
C。 蛛网膜下隙出血
D。 脑膜炎
E。 脑瘤
答案:C;依据急性起病,出现头痛脑膜刺激征,结合颅脑CT检查结果,考虑蛛网膜下隙出血。
32。 (共用题干)男,70岁,帕金森病史8年,间断服用安坦治疗。近1个月病情加重,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四肢僵硬,卧床不起
(1)治疗效果不好的原因其可能性最大的是
A。 药物选择不合理
B。 药量不足
C。 药物毒副作用
D。 出现并发症
E。 吸烟与嗜酒
答案:A;帕金森病老年患者治疗应首选美多巴,不是安坦。
(2)治疗药物应首选
A。 美多巴
B。 安坦
C。 金刚烷胺
D。 丙炔苯丙胺
E。 溴隐亭
答案:
33。 男,24岁,因四肢麻木、瘫痪9天入院。诊断为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或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CIDP)
(1)下列有关CIDP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发病后症状达到高峰的时间超过2个月
B。 一般有前驱症状
C。 感觉和运动同时受到累及
D。 多有缓解复发
E。 周围神经病理检查可以发现慢性脱髓鞘改变
答案:B;CIDP多无前驱因素。
34。 男,24岁,四肢麻木、无力、酸痛,伴吞咽、发音困难15小时。排尿无障碍。检查:四肢呈弛缓性瘫痪,四肢腱反射消失。起病后次日腰穿,脑脊液压力和化验均正常。肌酶正常应考虑以下哪种疾病
A。 急性脊髓炎
B。 多发性肌炎
C。 格林-巴利综合征
D。 周期性麻痹
E。 脊髓灰质炎
答案:C;据四肢麻木、无力,弛缓性瘫痪,吞咽、发音困难,定位于多发性周围神经,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青年患者,急性起病,肌酶正常,考虑格林-巴利综合征。
35。 男,23岁,4小时内连续发生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5次。既往有癫痫病史15年,长期服苯妥英钠治疗。入院检查:浅昏迷,体温38℃,血压正常。入院后又发作2次,最初的处理,下列哪项不恰当
A。 血糖测定
B。 建立静脉通道
C。 血清苯妥英钠水平测定
D。 静脉缓推安定
E。 肌内注射苯妥英钠
答案:E;癫痫连续发作,且发作间期意识不缓解,为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安定静脉缓推,肌内注射苯妥英钠不妥。
36。 患者,60岁,男性,突发头痛、呕吐、视物旋转伴行走不稳2小时。查体:一侧肢体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障碍,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脑栓塞
B。 小脑出血
C。 脑叶出血
D。 蛛网膜下隙出血
E。 壳核出血
答案:B;依据视物旋转伴行走不稳,一侧肢体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障碍,定位于小脑半球,依据老年男性,急性起病,伴头痛、呕吐,定性为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小脑出血。
37。 15岁男性,于半月前突然惊叫一声,倒在地上,双眼上翻,四肢抽搐,面色青紫,历时约5分钟逐渐清醒,醒后未述不适。5年前曾有类似发作一次。1周前脑电图检查为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此时最合适的处理是
A。 复查脑电图
B。 头颅CT检查
C。 脑脊液检查
D。 给予抗癫痫药物
E。 暂不给抗癫痫药,继续观察
答案:E;首次就诊时,5年内2次发作,可继续观察,暂不给抗癫痫药。
38。 (共用备选答案)
A。 双侧下肢诸肌
B。 眼外肌
C。 双侧上肢诸肌
D。 肋间肌,膈肌
E。 四肢远端肌肉
下列疾病在发病时通常首先累及的肌肉为:
(1)周期性麻痹
答案:A;周期性麻痹首先累及双侧下肢诸肌。
(2)重症肌无力
答案:B;重症肌无力首先累及眼外肌。
(3)肌萎缩侧索硬化
答案:E;肌萎缩侧索硬化首先累及四肢远端诸肌。
39。 (共用备选答案)
A。 链霉素
B。 异烟肼
C。 利福平
D。 乙胺丁醇
E。 左氧氟沙星
下列副作用分别由于:
(1)视神经炎
答案:
(2)末梢神经炎
答案:
(3)听力障碍
答案:
40。 (共用备选答案)
A。 跨阈步态
B。 慌张步态
C。 剪刀步态
D。 醉汉步态
E。 鸭步
(1)小脑病变
答案:D;小脑病变行走时基底宽,左右摇晃,走直线困难,状如醉汉。
(2)震颤麻痹
答案:B;震颤麻痹行走时步伐小,双足擦地而行,躯体前倾,碎步前冲。
(3)腓神经麻痹
答案:A;腓神经麻痹行走时患肢高抬,如跨越门槛样。
(4)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
答案:E;因盆带肌无力而致脊柱前凸,行走时臀部左右摇摆。